不过宰相张镐提,捐监如果滥发,会对国监的威信造成大的损失,所以这一次捐监的名额控制在一千人,这样也能够帮助朝廷渡过难关,也不会滥发国监的名额。
相比之,王成伟这样能够将所有的土地都租去,都建成盈利的工坊,简直就是一个奇迹。
安富甲天,富不计其数,其中也有不少是想要国监混一个监生名额的。
两万五千钱,其实对于安的富人来说这并不是一笔太多的钱。
来的土地很快就被本地豪大族占据,这些豪大族占了土地也没有开办工坊,只是想要侵占这些土地,本搞不什么像样的产业来。
不过虽然有第五琦和顾况这样的大臣反对,但是朝廷确实遭遇了财政困境,皇帝和政事堂最后还是同意,照东的建议允许百姓捐钱购买监生的名额。
政事堂的建议也被附属在旨意中,皇帝宣布给东来售这一次监生名额,合计增加国监的员额一千,照一个监生名额两万五千钱来算,这就是两千五百万钱!
而另外一名宰相苗晋卿也提,如果朝廷接受捐监的是粮,那么就会导致安的粮价格上升,会让安百姓的日更加难过,所以要求捐监所用的必须是钱或者丝绢这样的货币,而不能直接捐粮。
这笔钱对于鼎盛时期的大唐收来说并不多,但是对于如今连官员俸禄都发不起的大唐来说,这也算是一笔救急的钱了。
东很快喜气洋洋的开始筹备起这件大事,由当今太,弘王李俶亲自挂帅,在东前腾了几个空房来,专门挂上了捐监的牌,开始大张旗鼓的在安宣布可以用钱来捐监生的名额。
别的不说,国监的博士就是普通人本请不到的名师,普通商人哪里有资格让这些大儒亲自教导自己的孩。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击一章继续阅读!)
但是比起科举考试残酷的淘汰率,这个通过率可是要太了,如果好好读书未必不能通过上三舍的考试,那可就不一样了,那就有了官资格!
国监上三舍的考试算通过率不,每年只有一二成的监生能够通过。
韦应这更没话说了,无论如何东的这个建议实在是太上不来台面了,而且这个捐监的提议,其中可以作的空间也太大了一,未尝不是东有自己的私心。
虽然现在的读书人看不起国监,认为国监考试来当官不是正途,但是国监的招牌依然响亮,也只有朝廷大员和公卿贵族的弟,才能荫补国监读书。
顾况说:“堂堂东太,不想着正为朝廷开源,却都想着卖官鬻爵这样的歪门邪,这岂是大唐之福?”